第三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奇谋-《诸朝陪我刷短视频》
第(2/3)页
苏小小出生于南齐时期的钱塘,本是官宦人家之女。她自幼聪慧灵秀,家中父母将她捧在手心,悉心栽培。
她在诗词歌赋、琴棋书画的熏陶中成长,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才气。然而,命运无常。11岁时,家中突遭变故,父母相继离世,家道中落。苏小小从此孤苦伶仃,生活陷入困境。无奈之下,她带着乳母贾氏迁至西林桥畔。
这里湖光山色,景致清幽,虽生活清贫,却也让苏小小找到了心灵的慰藉。她喜爱这方山水,常常乘着油壁车在西湖边游玩赏景,吟诗作对。她的诗作“何处结同心,西陵松柏下”充满浪漫气息,也为她的故事增添了一抹绮丽色彩。
而她独创的油壁香车也成为钱塘一道独特的风景:轻纱垂蔓的花车上缀满鲜花,少女清越的歌声随车架越过白堤,引得无数路人驻足观望。
明代田汝成在《西湖游览志余》中记载:“苏小小者,南齐时钱塘名妓也,貌绝青楼,才空士类。”苏小小的才情与美貌渐渐在钱塘传开,许多文人雅士、公子王孙慕名而来,想要结识这位奇女子。苏小小虽身处困顿,却不卑不亢,她以诗会友,与来客谈诗论文,饮酒作乐。
她的居所常常高朋满座,谈笑风生,成为当时钱塘一处风雅之地。然而,在众多访客中,真正能走进她内心的人寥寥无几。
直到有一天,苏小小遇见了阮郁。阮郁出身名门,风度翩翩,才华横溢。两人初次相见便被对方的气质所吸引,一见钟情。
此后,阮郁常常与苏小小相伴。二人一同游湖赏景,吟诗作画,度过了一段如胶似漆的美好时光。
苏小小以为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,能够与阮郁长相厮守,共赴白首。然而,现实却残酷地击碎了她的美梦。阮郁的父亲得知儿子与歌姬相恋,勃然大怒,强行将阮郁召回金陵。
临别时,苏小小在西陵桥头赠阮郁明珠一颗,含泪吟道:“何处结同心,西陵松柏下。”这一场景成为后世无数艺术创作的母题。阮郁虽心有不舍,但在封建礼教和家族压力之下,最终还是无奈离去,从此音信全无。
阮郁的离去让苏小小深受打击,她整日郁郁寡欢,以泪洗面。然而,生活的磨难并未就此结束。当地的一位官员孟浪听闻苏小小的才名,想要见识一番,便派人将她召来。
孟浪故意刁难,想要羞辱她,没想到苏小小从容应对,以一首诗巧妙化解,展现出非凡的才情与智慧,令孟浪也不得不刮目相看。
尽管经历了感情的挫折和权贵的刁难,苏小小的内心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。她继续在西林桥畔过着自己的生活,接济穷苦之人,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。她的善良和侠义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敬重和爱戴。
后来,苏小小在一次游玩中遇到了一位名叫鲍仁的书生。鲍仁虽胸怀大志,却因家境贫寒无力赴京赶考。
苏小小见他才华出众,为人正直,便慷慨解囊,资助他进京应试。鲍仁感激涕零,对苏小下誓言,日后定当涌泉相报。
然而,命运总是爱捉弄人。苏小小因长期郁郁寡欢,加上生活的操劳,身体每况愈下。在鲍仁赴京赶考后不久,苏小小便一病不起,年仅19岁便香消玉殒。临终前,她唯一的心愿便是希望死后能葬在西陵桥畔,与这一方深爱的山水相伴。
鲍仁不负所望,在科举中高中,被任命为华州刺史。当他满心欢喜地回来想要报答苏小小时,却得知了她去世的噩耗。
鲍仁悲痛欲绝,遵照苏小小的遗愿,将她葬在了西林桥畔。从此,苏小小的墓成为了西湖边一处独特的风景。
千百年来,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凭吊,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。苏小小墓历经多次修缮,始终是西湖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清代乾隆帝南巡时曾赋诗赞美她:“湖山此地曾埋玉,花月其人可铸金。”民国时期,秋瑾烈士更选择齐墓附近作为秘密集会地点。
【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有可能成功吗?#历史#小知识#历史人物】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