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两名中卫都是身材高大,速度倒不见得很慢,但转身肯定是不灵活的。 但这恰恰是苏亚雷斯,是马竞攻击手们的优势。 杨浩想得到的问题,海因克斯想不到? 不,拜仁的防线前面有三后腰。 古斯塔沃、施魏因斯泰格和季莫什丘克。 拜仁中卫面对马竞进攻手会吃亏,那就干脆在前面多布置一道城墙,保护中卫,避免他们直接正面迎战。 这种策略在德国杯决赛里,面对克洛普的多特蒙德时,效果还是挺不错的。 “记住我的话,到了比赛里,不管遇到什么情况,都别着急,这是一场90分钟,甚至是120分钟的比拼,我们要沉得住气!” “我执教马竞到现在12年,我们拿下了6座欧冠!” 杨浩用一种非常自信地表情看着苏亚雷斯,他想要把自己的信念,把自己的信心,都灌输给乌拉圭前锋。 “记住,在这个世界上,没有谁比我们更懂得如何赢得欧冠决赛!” …… 5月19日晚,德国慕尼黑安联球场。 欧冠决赛,马竞客场挑战拜仁。 比赛刚一开始,率先开球的拜仁还没有把球传回到后防线,马竞的前场三叉戟就已经快速往前施压,一路追到了拜仁的后防线。 床单军团从比赛的第一分钟开始,就毫无保留地表现出了自己的意图。 杨浩想要借助整体实力上的优势,压制住拜仁。 尤其是这个开场。 就算不能取得进球,杨浩也要让球队压制住对手后,顺利掌控球权和节奏。 只要球权和节奏到手了,那马竞就能通过娴熟的控球,消耗拜仁。 苏亚雷斯对拜仁后防线的消耗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是杨浩手中握有的替补阵容。 替补席上球员的实力和水平,让杨浩有信心在下半场解决战斗。 当然,如果能在上半场就搞定,那就再好不过了。 比赛一开始,杨浩就站在场边观察,留意着双方的一举一动。 马竞擅长在两条边路发力。 但这种边路进攻又有所不同。 大卫·席尔瓦和梅西都很靠近肋部,边路则是让出来,交给马塞洛和阿尔维斯来后插上,拉开进攻的宽度。 这也是马竞战术打法的一种特色。 说边后卫,但比赛里经常当边锋来用。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,在前场投入了足够多的兵力,从左到右一字排开,马塞洛、大卫·席尔瓦、苏亚雷斯、梅西和阿尔维斯,再加上稍稍靠后的伊涅斯塔和卡卡。 这就形成了一种压倒性的局面。 拜仁为了守住马竞的这套进攻,他们不得不全线退守。 杨浩考虑到拜仁的三后腰,所以这场比赛里,伊涅斯塔和卡卡的站位也是相对拉得比较开,哈维·阿隆索、蒂亚戈·席尔瓦和佩佩则是压得比较靠上。 整个阵势很扁平。 由于中路防守压力很大,人员密集,所以伊涅斯塔和卡卡基本不拿球,更多是在过渡。 所以,从比赛一开场,拜仁开球被抢后,就很难再从马竞手中抢到球。 场面上更是被一面倒的压制。 安联球场的球迷也感到非常郁闷,甚至有些害怕。 从第一分钟就被压制,那这场比赛凶多吉少啊。 而且,拜仁这场比赛还有一个比较要命的地方,那就是他们缺乏对哈维·阿隆索的遏制。 杨浩从第5分钟就看出了端倪。 原因也不难猜。 想要遏制住哈维·阿隆索,那就要腾出一个人手。 托马斯·穆勒和奥利奇都在边路协防保护,戈麦斯如果撤回来,蒂亚戈·席尔瓦和佩佩就会放开手脚了,那限制哈维·阿隆索还有什么效果? 那要是三后腰上来一个呢? 答案也是不行。 以马竞现在的攻击强度,尤其是在三十米区域内,小范围传切渗透,三后腰都要提心吊胆,上去一个,那不就更危险了? 杨浩察觉到这一点后,马上就提醒了哈维·阿隆索。 然后,所有人就看到,从第8分钟开始,马竞在哈维·阿隆索的这一侧区域可以很从容的拿球和分球。 往前攻一攻,有威胁就继续,没威胁就回传,重新组织。 面对马竞的这种打法,拜仁还真的就是没什么办法。 而杨浩调整之后,马竞在开场没抢下来后,开始气定神闲地控制住球权,慢慢传切渗透。 这让拜仁在场面上非常的被动。 但海因克斯调教下的这支拜仁有一点是做得非常好,那就是球员的战术执行力非常强,防守到位率极高,而且球员始终都保持着绝对的专注。 这就让马竞很难找到下手的机会。 不过,如此一来,拜仁的进攻就毫无威胁。 甚至在前面30分钟的时间里,拜仁连一脚射门都没有。 反击打入到马竞半场的次数也是寥寥无几。 这就能够看出,拜仁这场比赛的被动程度了。 马竞则是在不停地寻找着机会,耐心地传切,时不时都能有一次传入拜仁大禁区形成威胁,让现场所有的拜仁球迷都心惊肉跳一番。 但在前面30分钟里,拜仁也守得非常牢固。 不管是杨浩,还是马竞,心里头都非常淡定。 过去这些年,他们没少遇到类似这样的情况,所以他们都知道怎么去应付。 虽说,也有好几场比赛,他们溜到了最后,还是没能攻破对方的球门,但绝大多数的比赛里,对方的球员在长时间碰不到球的情况下,心理都会出现问题,导致铜墙铁壁般的防守出现了裂痕。 而只要出现一丝裂缝,以马竞球员的个人能力就能够创造出威胁。 威胁的次数多了,总会形成进球。 所以,床单军团踢得很有耐心。 …… 杨浩前世看到过一则稍微有点粗俗,但又特别有趣的问题。 这是一个问题。 问:一个人闹肚子的人总是在哪里拉在裤子上? 下面的回答五花八门。 但有一个回答被人点赞最多。 卫生间附近。 这是一个非常奇葩的问题。 于是有人很一本正经地剖析,为什么最容易在卫生间附近拉在裤子上呢? 原因是,看到了卫生间,目的地就在眼前,觉得自己安全了。 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到一场足球比赛里,那应该就是:球员最容易在什么时候出现失误? 答案就是在觉得自己安全了的时候。 整个上半场,拜仁有且只有一脚射门,还是远射。 马竞则是攻入了11脚射门,都是在大禁区附近,但双方谁都没能形成破门。 床单军团的控球率高达76%,完全就是压着拜仁在打,一面倒地打! 拜仁的球员则是绷紧了神经,所有人都保持高度警惕,全神贯注地投入防守,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。 他们在心里头默默数着时间,时不时抬起头看一眼记分牌上的时间。 30分钟了,快了! 35分钟了,还剩下10分钟,再坚持一下! 40分钟了,比赛马上就要结束了! 41……42……43……44…… 补时了! 卧槽,裁判是怎么搞的? 补时2分钟? 疯了吧? 上半场都没怎么暂停,怎么补这么久? 还有两分钟,再咬一咬牙吧。 马竞这群混蛋好像也开始放缓节奏了。 也正常,上半场要结束了,最后2分多钟,还有什么好踢的? 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! 特么的马竞,这支西班牙球队真的很离谱,太特么强了! 幸好,我们守住了上半场! 尤其是当拜仁球员看到,马竞在左路的进攻没能打出效果,大卫·席尔瓦从左肋带球回撤,传回到后腰区域,给策应的哈维·阿隆索时,他们就更是暗自松了一口气。 这应该是最后一次进攻了吧? 哈维·阿隆索在左肋拖后的位置做保护性策应,还没接到球,他就看到了卡卡在往前跑,并举手要球。 西班牙人不假思索,直接一脚把球踢了过去。 卡卡在三十米区域的中路一带接球后,迅速往前带。 当拜仁球员要暗暗松一口气的时候,卡卡突然带球推进,马竞的进攻节奏又快了起来。 阿尔维斯第一时间沿着右边路快速往前冲,吸引了大卫·阿拉巴在右边路。 梅西则是从禁区右侧跑出来,先是背对着大禁区,看到卡卡带球往前时,他果断折线,沿着大禁区前沿横向往中路跑。 他对自己的实力有绝对的自信,他能在密集防守中带球。 卡卡带球逼近大禁区,让施魏因斯泰格冲出来。 小猪并不是传统的防守球员出身,而是中前卫和边前卫出身,这导致他并没有防守型后腰的那种位置感。 他一冲出来,卡卡立即将球分出去。 球从施魏因斯泰格身旁掠过,传到了大禁区弧顶右侧的梅西脚下。 此时此刻,大禁区内外全部都是人。 梅西刚拿到球,古斯塔沃就已经站在了他的身后,挡住他,不让他转身。 阿根廷人停球的一瞬间,整个人有一个要往外侧转身的假动作,但古斯塔沃的身体更出色,用身体挤了梅西一下。 阿根廷人步伐有点乱,赶忙稳住阵脚,整个人还是转身往内侧。 但此时,梅西已经错失了带球突破和摆脱的最佳时机。 第(2/3)页